開學第一天!
18週的課程長度注定了這是一場接近馬拉松的旅程,起碼不會是段一開始就該拼足全力的短跑。調整呼吸、大波段地配速、穩定的腳步、喝水、思考、欣賞沿途風景... 這些對「成功的長跑」都很重要。
「旅程」的比喻也是對的。
出門前,此刻身心完全是導遊正動身準備前往機場「接團」的狀態,出發與歸返會是同一個地方,人當然還是一樣的人,就是預先交到我收上的這張名單與生澀的面孔。
但,理想上,排開中途跳機、意外滯留、甚至不幸「罹難」的旅客,18週後回來的旅客應該不再是跟出發時一樣的人,起碼未來某一天可能爆發出不一樣人的基因變種,應該在旅途中被悄悄埋到旅客的身體深處。
前天突然收到人資室打來電話賀喜,告知我教師資格審查通過了!換言之,今天出門的,可是個可以正式執業的「有牌」導遊喔!(抬頭挺胸)
教室是個奇妙的空間,一個虛擬的機場遊樂場,導遊與旅客聚集一處窄小的空間裡「就地出發」。對寄放身份在教室裡的導遊而言,每一堂課就是一趟從出國到歸國的短旅程,一個學期是18趟串連島鍊的短旅行;但是對旅客們而言,他/她們的感覺卻可能一直都只是在候機室、轉機廳,聽、看、筆記、發問,想像的簡報旅遊,他/她們在課堂裡不時望向窗外藍天、甚至渴望自由的眼神,我可以瞭解。
兩個不相干系的「迴圈」交集在教室這個人生的機場(「交集」是好的說法,或許只是個許多短暫的切點),是教室這個教育現場誠誠實實的真相,我這樣說不帶著失望,相反地,相信正是它戲劇性地吸引人的地方。
18週後,我會送走又一批年輕的旅客們,在瞭望塔上默默揮手,看她們的班機離場遠去,開始她們穿過藍天白雲之後真正的旅程。年輕人生的真實旅程只有她們自己才能況味,老師再盡力終究也只是個不在場的導遊。
你問我,那18趟串連島鍊的短旅行呢?嘿嘿嘿,那是無法言傳的私家珍藏路線,途中的景點可美得很呢,你要多點想像才能體會,哈。
Recent Comments